电商正能量
小小绣针,绘就彝乡致富增收的“锦绣图”
当地做足“指尖文章”,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三大转变,成为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渠道。5.7万名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2亿多元产值……广大群众用一针一线绣出幸福图景。
超六成拥有百年历史!大数据带你了解“中华老字号”
每逢时令佳节,逛老字号店铺,品老字号美食,看老字号手艺……对很多人来说,一家家承载着历史积淀的“中华老字号”就是记忆中一抹熟悉的味道,一丝难忘的乡愁,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与时代记忆。
新疆产棉大县采收进入尾声
进入11月,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沙雅县190余万亩棉花采收进入尾声。截至11月11日,沙雅县已采收170.6万亩。沙雅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适宜棉花生长,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90万亩左右。
在大山种地的“85后”黄启林
眼下,在外出“务工潮”源源不断涌向大城市时,“85后”的黄启林却在大山自己的葡萄园里忙碌,“种植”自己新一年的梦想。 黄启林家住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东成村过达屯。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石山面积占89%。
诈骗也有“暑期档”,学生切勿掉进陷阱......
在暑假期间,学生有了自己的休闲时间,也有了更广阔的交友空间。短视频、游戏、网络聊天等休闲活动已然成了常态。这时,骗子也将目光瞄向学生群体。
节后赶订单 企业生产忙
1月3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一家电子企业,员工在检查流水线上的线路板。 新春伊始,各地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赶订单,力争“开门红”。
科技赋能 新疆沙漠边的智慧农场变身“饲草银行”
沙漠干旱缺水,蒸发量大、保水能力差,种植牧草并非易事。如今,依托科技赋能,当地对种植饲草的沙地进行改良,采用节水浇灌设备,对喷水量、喷水时间等进行精准控制。
稻田里的多元丰收——云南赋能稻田助农增收
自家的大米比普通大米每公斤价格高6元,还供不应求;今年小龙虾收入了14万元。生态循环种养让家里的稻田每亩增收超过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