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正能量
回归生活,让传统技艺真正“复活”
“独龙族传统荨麻染织技艺保护项目”取得进展。这意味着失传70余年的独龙族传统植物染织技艺初步“复活”。
“江淮果岭”香飘致富路
叶集区积极推进“江淮果岭”建设,以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目标,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果岭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乡村全面振兴。
看品质,也认品牌——从一场展会看西藏群众消费之变
西藏山南市举办的第42届雅砻物资交流会上采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西藏农牧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正逐渐向追求高品质生活转变。
河北武安:小红薯拓宽乡村振兴路
当地把发展红薯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红薯12000多亩,成立红薯产品深加工企业10家,逐步探索出富有特色的“甜蜜”致富路。
山东郯城乐泉村:一把二胡,拉出乡村振兴“幸福乐曲”
高振保是当地有名的二胡制作能手,从十五六岁开始,他便跟父亲学习制作二胡的手艺。据他介绍,20世纪40年代,他父亲就曾多次南下苏州等地拜师学艺,并成立“高氏乐器坊”,但当时原材料种类单一,加上其他原因,销量不高。
安徽合肥:科技助力蔬菜增产提质
在安徽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岗西村,安徽芸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采摘、打包,将新鲜蔬菜发往合肥市酒店、商超和百姓家中。
我在高原种火龙果——新农人白恒玮的生态农业经
农闲之余,白恒玮还会拍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分享务农生活和种植经验。“农业发展要重视农业科技的运用。”白恒玮说,未来打算建成精准控温、自动施肥的智能温室大棚,带动更多群众就业致富。
新疆“超级棉田”再获丰收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由两个人种植管理的3000亩“超级棉田”喜获丰收,棉花亩产可达4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