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正能量
湖南:电力“订单班”助学子“家门口”就业
肖菊元是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订单班”的应届毕业生。大专毕业的他回到老家,成为国网祁东县供电公司黄土铺供电所的一名配电工。
种“薯”也能种出万元田
发展“一年三熟”种植模式面积已达4.5万亩,带动农户300多户。通过“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务工费等,每年可收入3万元左右。
四川绵阳:科技助理“穿针引线”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绵阳科技城创新体制机制,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遴选青年骨干挂职地方担任科技助理,发挥熟悉科研、企业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效解决当地科研和市场“两张皮”“大科技小产业”等问题。
甘肃陇南:产业振兴 山里生金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中药材绿色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的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等中药材喜获丰收,药农们争先恐后忙着采挖、晾晒、销售新鲜药材,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交易市场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鱼丰景美海常蓝——福建“耕海牧渔”新气象
满载着3万笼鲍鱼的“闽连渔运60599”运输船从山东省荣成市出发,驶向“中国鲍鱼之乡”福建省连江县。连江鲍鱼从无到有历经30多年发展,目前总养殖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发展圣女果产业观察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借力科技帮扶、珠海市对口帮扶,加强市场化运作,促进圣女果特色脱贫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全区种植圣女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20多家,种植面积约5万亩,产量约25万吨,产值超30亿元,带动近1万户脱贫户户均增收3000元。
贵州普安—— 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
山地连绵起伏,茶园郁郁葱葱,绿叶中白花绽放,村民们在山坡忙碌……初冬时节,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依然生机勃勃。
人工智能训练师:让机器更“懂”人 让产业更智能
作为“数字职业”之一的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兴起和壮大,是人工智能由技术研发加快走向行业应用以及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更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