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正能量
湖南:电力“订单班”助学子“家门口”就业
肖菊元是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力“订单班”的应届毕业生。大专毕业的他回到老家,成为国网祁东县供电公司黄土铺供电所的一名配电工。
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些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特色商品纷纷亮相。
江西余江:一根甘蔗“两头”甜
潢溪镇引进清华大学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甘蔗—红糖”数字化农业项目,其中包括产业数字化建设、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红糖品牌及内容打造等。同样是种甘蔗、制红糖,但变化悄然发生了。
“两国双园”见证中国印尼合作再上新台阶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以福建福州元洪投资区,和印尼的民丹工业园等园区为载体,探索建立,产业互联、设施互通、政策互惠的双园结对合作机制,目前,中方园区已投产项目36个.
趁着好雨忙冬种——湖南益阳蔬菜种植见闻
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北胜村,持续干旱导致四通蔬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500多亩萝卜种子迟迟无法播完。合作社负责人刘新春之前想过很多办法,包括一天往地里浇十多车水,但干得板结的泥土还是没能完全浇透。3个月来,只勉强播了100亩地。
中哈边境巴克图口岸进出口贸易火热
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的新疆塔城地区巴克图口岸进出口贸易依然火热,一辆辆重型卡车整装待发。据巴克图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巴克图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26.5万吨,同比增长53.97%,进出口贸易额16.7亿美元,同比增长23.34%,预计全年进出口货物量将突破30万吨,创口岸自1990年开关以来最高纪录。
河北滦南:蔬菜销售忙
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9.5万亩,年鲜菜总产量达到143万吨,从业人员近10万人,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江苏沭阳:瓜篓结出“富民果”
当地引导村民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特色种植业,“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大徐村现有瓜篓基地500余亩,亩产值逾万元,带动家门口就业人员200余人。
小陈皮何以成为亿元产业
选果、清洗、剥皮、晾晒、填茶、烘干、包装……迎着一股沁人的柑橘清香,步入广西浦北县龙茗茶果专业合作社,流水线上数百人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个小柑橘在指尖翻转,没过多久,一颗颗小青柑茶成品呈现眼前。
中国智慧物流企业为巴西消费者送货上门
“下单后几天内就能收到货,这真是一件大喜事!”最近,巴西大学生索尼娅发现,当地网购送货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仅两天就收到了网购的潮玩模型。与以往不同,这次承运商品的物流企业是来自中国的菜鸟公司。
四川绵阳:科技助理“穿针引线”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绵阳科技城创新体制机制,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遴选青年骨干挂职地方担任科技助理,发挥熟悉科研、企业的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效解决当地科研和市场“两张皮”“大科技小产业”等问题。
云南镇沅苦聪人的致富经
“把棕当成宝,生活就会好”,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镇沅县种植、加工、使用棕制品历史悠久
预约不到的博物馆免费门票网上开卖
自己比较喜欢逛博物馆,博物馆门票基本都是免费的,但每天限制人流量,需要预约。有些比较热门的博物馆提前两三天都预约不到门票,尤其是不好约周六日的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