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海军启动2023年度招飞选拔工作 将首次选拔女舰载机飞
海军近日全面启动2023年度招飞选拔工作,将首次在地方大学生和大学生士兵中选拔舰载机飞行学员,并首次选拔女舰载机飞行学员。
加速度2023丨数据看“小细胞”背后的经济活力
有一种烟火气,叫小店小铺。数以亿计、遍布城乡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小细胞”,是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
按下快进键,线下会展重新热起来!
2023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北京国际美博会(春季)、CCBEC中国(深圳)跨境电商展、GOFE上海国际运动时尚潮服展……进入2月份以来,一大批会展信息密集更新。展示产品、结识客户、交流信息、共寻商机,线下会展活动正迅速升温。
李楠楠:用青春守护夕阳红
“干练、秀气、容易亲近”,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给许多人的印象。刚过而立之年的她,投身养老护理行业却已十年有余,是老人口中的“好孙女”,同事眼里的“主心骨”。
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
2月21日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各地举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迎接农历二月初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江西:从交通大动脉指标感受一线经济“脉动”
物流港站车来车往,交通干线川流不息。记者近日在南昌向塘国际陆港、长江沿线的重要港口九江港、东西交通大动脉沪昆高速公路江西段等地走访看到,这些交通大动脉加速“流动”,一个个亮眼的“流动”指标折射出一线经济的强劲“脉动”。
成果丰硕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发现163个新物种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专家创新大讲堂19日至20日在京举行。
高产高效咋做到?贵州示范田里找答案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平坦的坝区弥足珍贵。 在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依山傍水的大坝总面积达3000余亩,素有“一亩稻花十里香,一家煮饭百家香”的美誉。
海口:着力打造“市集经济”
今年以来,海南省海口市着力打造“市集经济”。各类特色市集加速消费市场复苏的同时,也为灵活就业群体的创业就业提供了平台。
江西全南:蔬菜基地农作忙 绘就致富画卷
当地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把生态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兴旺的产业来发展,建成了以高山有机蔬菜、富硒大米、脐橙、林下灵芝、芳香花木等为主的特色生态产业基地,并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走进4S店,新能源车摆在“黄金展位”,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企业车间里,自动化生产设备忙碌作业;工厂外,一辆辆新车驶上滚装船,走向海外市场。
一年前的冰雪盛况 你还记得吗?
一年前的今天,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闭幕,提起这场冰雪盛会 很多画面历历在目,仍记得“一墩难求”的火爆场景,一人一“墩”的愿望 你实现了吗?
梁“场长”的羊生意开张了!
“交易市场开放时间从早上7点持续到晚上7点,这样的火爆交易场面近期十分常见。”他说:“春节以来,市场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羊有40车左右,交易规模超过万只,交易额1000多万。
22日天宇有好戏:金星伴蛾眉,新月抱旧月
2月22日傍晚,西南方低空将上演“浪漫一幕”——明亮的金星与极细的月牙近距离相伴,赏心悦目,煞是好看。
北镇葡萄“鲜”天下 辽宁聚力打造葡萄品牌
雄奇俊秀的医巫闾山横亘辽西大地,因舜封医巫闾山为北方镇山而得名——北镇。每年金秋时节,沁人心脾的葡萄果香飘来,医巫闾山脚下随处可见的葡萄架重峦叠嶂,一串串晶莹剔透、珠圆玉润、颗粒饱满的葡萄整齐排列,挂满了树藤。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农民增收
隆冬时节,沿着平坦整洁的村道走进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小乌斯力村,错落有致的满族民居映入眼帘,墙上的彩绘描绘着这座边境渔村的故事。
中国古城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焕发生机
中国境内保存了数十座较为完整的古城。近年来,多地古城景区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多元的展现形式大放异彩,形成了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的古城经济模式。
中国深耕科技沃土备春耕
山西运城盐湖区的麦田里,多台自走式喷灌机正进行喷灌作业。水雾洒在青绿色麦苗上,麦田更显生机。武陵山下,湖南省常德市锦绣千村的水稻集中育秧棚里,30多万公斤优良早稻种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即将发芽育秧。
领跑乡村振兴路 看一代“新农人”的“36计”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这些新时代“新农人”,正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
让更多“金花”企业竞相绽放——重庆老工业基地产业创新升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涪陵人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锐意进取,打造了“一碟菜、一盒药、一瓶水、一包烟、一袋肥、一块砖、一匹布、一锭铝、一个件”9个品牌产品,被誉为9朵“金花”,做大做强了太极制药、涪陵榨菜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
今年我国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今年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继续深入挖掘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先进典型
二月二,汉正街350年保寿硚上演时尚服装秀
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一天,万物开始复苏,走向生机勃勃。当天,在武汉市汉正街保寿硚上演了一场大型汉服巡游活动。模特们身着靓丽服装,从古老桥头走过,依次展示了PL风、80后风尚、PL品乐等新汉派男女春装,给市民呈现了一场多彩的时尚盛宴。
赏民俗 品美食……“非遗大集”逛起来
品“青海美味”、赏“青海手造”、展“工坊风采”。2月21日,青海省2023年新春非遗展演暨“非遗大集”活动在西宁精彩启幕。
科技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千亩仙人掌基地促农就业增收
海南省儋州市中美墨仙人掌种植基地有各类仙人掌1300余亩。该基地将农业和科技、旅游融为一体,发展仙人掌种植、产品研发、观光旅游等,累计带动上百人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山东日照:春牛闹出好彩头
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使耕牛。2月19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举办闹春牛民俗文化节,当地群众通过举行这种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春日里的咖啡小店:暖意融融 信心满满
2022年9月,来自安徽省阜阳市的“90后”杨倩与朋友合伙,在合肥市庐阳区五河路边开了一家名叫“8分钟”的咖啡店。 近半年的创业路上,杨倩与不少客人成为朋友,住在咖啡店附近的客人有时还会把自家烧的菜分享给杨倩,这让她感觉很温暖。
碰撞出创新的火花——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创平台扫描
光明科学城将布局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广东省实验室、研究型高校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研资源聚集地。
春早弄菇正当时——“中国食用菌之都”春菇生产一线见闻
雨水到,菌菇笑,喜湿喜温的菌菇最能体会春天的湿润与暖意。位于闽东山区的古田县拥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美名,春回大地,当地食用菌种植、生产正迎来今年第一个旺季。
小沃柑串起百亿元产业链——“中国沃柑之乡”广西武鸣采访
一箱箱刚刚采摘的沃柑被装上货车,销往各地;在沃柑智能化分选线上,工人们忙个不停;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网络主播和果农在镜头前热情地向网民推介……在“中国沃柑之乡”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正是一片繁忙的春收销售景象。
“没有人是天生的天才,我选择苦里找糖吃”
北京冬奥会闭幕一周年.“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奥运冠军之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的体育中心内,冰雪运动热度依旧不减,每天约5小时,一周最少5天,是运动员刘厶函的训练日常.
山东阳谷:专家到地头 科技护春耕
技术服务送上门,春耕备耕有保障。据了解,阳谷县定期对各乡镇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进行线上线下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2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
来看看秦始皇西巡“打卡”地
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东巡之前,曾在统一全国次年进行过一次西巡,所到区域为秦的北地郡(今平凉、庆阳地区)与陇西郡(今天水、陇南、定西地区),礼县亦在巡视范围。
餐厅人气旺盛 转型招商繁忙——来自陕西西安的“走商场看
“我们每天营业12个小时,一张餐桌要翻台六七次,几乎闲不下来。”小寨商圈一家开业不久的烤肉店店长刘永秀说,目前数百平方米的餐厅每天进店人数达六七百人次。
全球超500家企业已签约参展第六届进博会
第六届进博会将于今年11月5日到10日在上海举办,今年进博会组织方一方面将加大“走出去”海外招展力度,增加与海外企业“面对面”交流机会,另一方面将开展“参展商联盟拓扑行动”,鼓励参展商邀请更多“新朋友”和专业观众参会。
四角坪遗址发现秦代疑似滤水装置
四角坪遗址初步判断是秦帝国时期一处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遗址,有助于丰富和补充中国古代祭祀建筑体系链条。
如何预防春季流感等高发病?来听听医生的建议
春季常见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等。这些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江西樟树:油菜花开春意浓
随着天气回暖,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官湖村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色花海染尽乡野,吸引了众多游人和学生等前来观赏、写生,感受春日之美。
东北钢琴奏响“春天奏鸣曲”
随着辽宁省各类制造业陆续复苏,在有着70年历史的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原东北钢琴厂)车间,钢琴调试声此起彼伏,工人铆足干劲赶制国内及出口订单。
抢“春光” 茶飘香 浙江第一“早”开采啦
春风吹暖,积蓄了一个冬季养分的芽叶开始萌发。在浙南的一座座茶山上,新发的茶叶嫩芽鲜翠欲滴,为深绿色的茶园增添了几分亮色。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产销旺
醴陵瓷器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特产,醴陵陶瓷产业是湖南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醴陵市现有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5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产品包括日用瓷、工业瓷、艺术瓷三大类4000多个品种,去年陶瓷产业集群产值超700亿元。
地图上找不到的山村,如今成了热门打卡地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在场地勘探之初,建筑设计团队就发现了一个山村的遗址,名为“小庄户村”
人工智能拓展生活应用新场景
人工智能(AI)可以做些什么?从街上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到工厂内相互配合的机器人,类似的智能场景在生产生活中并不少见。
大厨培训民俗户 教授特色“咬春宴”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在平谷区东高村镇,一个以“咬春宴”为主题的厨师培训班正式开班授课。专业的烹饪教师为民俗户授课,教他们京东肉饼等特色美食的做法。
今年运动装备有点“花”
可安装运动相机的头盔、色彩鲜艳的滑雪服、可以定制图案的滑雪板、暴晒过后快速修复的运动护肤品……个性化的运动时尚用具逐渐走入了消费者的视野,让运动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同时也成为“美”的享受。
田垌里上演“东方橄榄球”
“抢花炮”在民间被称为“东方橄榄球”,是一项流行于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民俗活动。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抢花炮”的形式规则也不一样。在孙头坡,规则是随着两座副炮逐个被点燃,最后的主炮成为焦点,主炮点燃后,顶端的铁环一飞冲天,抢炮者扑向炮纸的落地处,以期抢得头炮 “沾福”。
听热闹欢呼,看“限定组合”——羽超重启亮点纷呈
随着实力强劲的厦门特房队最终登顶,2023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历经十天争夺,21日晚在海南陵水落幕。
山东荣成:渔家春日“晒鲜图”
山东省荣成市靖海湾畔的渔民利用晴好天气,在晾晒场抓紧晾晒鱿鱼,铺展开一幅春日“晒鲜图”。近年来,当地渔民通过电商平台将鱿鱼干制品销往各地市场。
甘肃敦煌:开展研学活动 传承敦煌文化
甘肃省敦煌市通过成立敦煌文化研学季联盟、制定研学季优惠政策、开发研学精品线路等措施,大力发展敦煌文化研学游,先后打造了莫高学堂、敦煌小镇鸣沙书院、莫高里工匠村、阳关、玉门关等敦煌文化研学基地,推出了临摹敦煌壁画、制作敦煌彩塑、书写竹简、制作陶艺、烽火传递等独具敦煌特色的研学项目,丰富文旅发展新业态,传承弘扬敦煌文化。
广西梧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广西梧州市将打陀螺、抛绣球、滚竹环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小学课堂,让学生在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接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5个日常动作缓解颈椎疼痛
现在低头族越来越多,不少人年纪轻轻颈椎就出现问题,甚至影响日常生活。那么,如何自测颈椎病?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福建石狮:品宋元美食盛宴 感受海丝文化魅力
福建泉州石狮市举办“闽菜地标美食城市”授牌暨“宋元海丝宴”推介仪式。“宋元海丝宴”以南宋福建泉州石狮籍美食家林洪著作《山家清供》为还原蓝本,兼收闽南名菜,集山珍、海味于一席,将菜品、宴席与宋元器皿、场景、乐曲、诗词等融合,展现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独特的美食文化。
文旅大省山西聚焦文旅市场主体建设 未来5年规模将过万亿
山西将深挖文化内涵,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引领,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数智赋能建设、市场品牌塑造、文化IP凝炼,聚焦供给端发力,推动文旅产品创新、业态优化、配套完善、服务提质,培育文旅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文创作者走进昆明网红村 文旅融合点亮乡村振兴路
2022年9月,昆明滇池度假区启动第二届“点亮滇池圆梦春城”文创大赛,挖掘“高原明珠”滇池沿岸文化内涵,为美丽乡村建设塑形铸魂,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智能垃圾分类 助推文明新风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对辖区内40个小区、共155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驿站进行数字化提质升级,通过桶内智能监管设备和数字化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搭建,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全域数智化管理。
体育中考调整耐力项目,青少年“阳康”后如何锻炼?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到来之际,多地发布了今年的中考体育方案,主要对游泳、长跑等对心肺功能有一定要求的耐力项目作出调整。有家长担心新冠病毒是否会影响孩子心肺健康。
浙江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十载 捐献遗体是最后心愿
在拾荒的十年多时间里,王坤森一共资助了7名学生。在浙江大学的帮助下,王坤森还设立了“王坤森助学金”,用来帮助更多的孩子。他曾告诉记者,人要有意志,助人的心要真诚,公益的事业自己会奉行一生。
“抗冻”科技守护“中国速度”
动车组在运行时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一旦温度、风力等不利于高速行驶,列车便会自动降速。这依靠的是在高铁沿线设置的自然灾害及异物监测系统。该系统配有各类传感器,可以利用红外线扫描等判断风速、积雪厚度等。
“量子人工智能”研究获新进展
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一样,容易发生其背后物理系统“噪音”(或干扰)导致的错误,实现其潜能需要降低错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