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担心预付资金打水漂?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来破解
利用优惠吸引消费者办卡充值的预付式消费越来越火,但也滋生了一些预付卡市场乱象,损害消费者权益。为此,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各项举措,加强预付卡领域的监管力度。
新疆兵团美食“达人”匠心制作唐菓子迎新年
“唐菓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唐朝。唐朝饮茶之风盛行,唐菓子是茶宴中佐茶而食的糕点,也称为茶果、果子。主要用小豆、糖、糯米为原料。
磨憨铁路口岸这样实现你“舌尖上的自由”
中老铁路磨憨站天空湛蓝,中老铁路运营一周年主题日磨憨主会场活动正在进行,一段有关磨憨铁路口岸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运营情况的视频里,工作人员隔着屏幕向与会者介绍。
2022与霞光绝美同框
炽热浪漫,当缕缕朝霞洒在每寸土壤上,万物流转溢光,大地生发希望。迎光而上,播种希望,照亮追逐梦想的征途;伴光而行,守护抵达家国安康的方向。霞光带着温暖,拥抱每一个追光者。
南京六合:“农民画”成了乡村振兴名片
这是一幅近百平方米的农民画墙绘,也是六合农民画的真实写照:画家走向田间地头,将农村的发展变化融入画中,也在无形中从乡村振兴的见证者、记录者成为了家乡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
“陆海空天电网”齐聚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开幕
AG600M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完成12吨投水演示、“太行”发动机首次进行系列化展示、1:1全尺寸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展示舱亮相展馆、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航展首飞、“20时代”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集体亮相……
父子修复师:接力赋予国宝文物“新生”
湖北省博物馆,64岁的方国荣与34岁的方晨,近日正对已分类编号的文物残片做梳理,并确认最后的粘贴、串联方案。
空军运油-20 轰-6K 歼-10C等战机相继抵达
广东珠海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进入倒计时 空军运油-20 轰-6K 歼-10C等战机相继抵达
“八一勋章”获得者聂海胜:矢志报国 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
“八一勋章”获得者、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聂海胜,是我国首位在轨100天的航天员。他先后三次受命备份、三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一代“钟”师王津:择一事 “钟”一生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穿越逆境 他们用双手雕琢幸福
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职业高级中学华盛玉雕教学基地内,残疾人专项技能玉石雕刻培训班的学生们正忙着对玉件进行錾、扣、标、划的雕琢。
他在白族民居上作画,青瓦白墙间有艺术梦
云南大理双廊长育村,跟随非遗项目白族民居彩绘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峰,探访这一画在民居上的艺术,感受大理人写在照壁上的家风。
培育“忠诚工匠” 筑牢职教之魂
青年教师李明杨正站在五轴加工中心旁,为同学们进行细致的课程讲解:“每个零件生产对精度的要求,不只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对工匠精神的磨炼。”
北京冬奥一周年:这些“花儿”在歌唱中长大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河北阜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
龙头企业推进草莓产业升级 助力百姓共富
草莓种植基地是由日本佳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山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打造的一家“日本草莓”种植基地,占地面积80亩,总投资800余万元。该基地依托姚江镇区位优势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以龙头企业的技术为支撑,进行村企合作,打造共富工坊,助力百姓共富。
武警官兵全力转移安置伤员 开展医疗巡诊服务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派出1000余名官兵紧急驰援灾区,展开救援行动。
以爱之名 他们用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2022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活动口号:“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为了爱,你也曾伸出过手臂吗?
福建莆田:小银饰做出富民产业
上世纪90年代,穷则思变的上塘人从推销金银首饰和模具开始,逐步积累资金、技术和经验,在上塘初步形成“珠宝一条街”。
“双11”大考快递业服务升级
“双11”大促在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拉开帷幕,邮政快递业也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业务旺季。据悉,今年快递业务旺季从11月初开始,到2023年春节前夕结束。
“双11”当天全国快递处理量达5.52亿件
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日均处理量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8倍。
“一体化对面打击武器系统”发射平台 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进入倒计时 “一体化对面打击武器系统”发射平台 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广东汕头组团赴港参展记
第49届香港玩具展上,广东汕头玩具外贸企业组团赴港参展,近千名参展人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共话商机。
浙江德清:3800亩废矿地变身绿色高产田
东衡村近年来已将3800亩废弃矿山地改造成连片高产田,光一季水稻就能产出350多万斤粮食,大大保障了当地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