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环新英湾地区:建设海南自贸港产业新城
环新英湾地区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包括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和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排浦镇、王五镇、新州镇、中和镇、木棠镇、峨蔓镇,总面积约258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7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810平方公里。该地区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将建设成为海南自贸港产业新城。
一日走遍大陆“大江南北”——漫谈台北市路名
展开台北市地图,似曾相识感扑面而来,南京东路、杭州南路、重庆北路、汉口街……这座城市以大陆地名命名的街道数不胜数。
渝昆高铁川渝段建设稳步推进
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渝(重庆)昆(昆明)高铁川渝段站前一标项目正加紧施工,工程进度稳步推进。 渝昆高铁全长69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全国高铁网“八纵八横”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樱花盛放醉游人
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滨江公园,浪漫樱花随风飘落,如梦如幻。随着樱花进入最佳观赏期,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不停地拿出手机、相机拍照,乐享春光,共赴一场樱花的浪漫之约。
供销社从未离开,助农兴农成绩斐然
从油、盐、火柴、花布、手电筒等日常生活品,到今天的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供销社不断在向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方向迈进。
山东港口青岛港:大干迎新春 力夺“开门红”
开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力以赴保外贸、保物流、保供应、保民生、保增长,各大港区巨轮频靠、车船如织,处处是繁忙的作业景象。码头职工加班加点抢抓生产,以红火业绩力夺新春“开门红”。
暖心!菏泽爱心夫妇熬制“抗疫中药大锅汤”
“我一直从事中医的诊治,最近,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有不少发烧、嗓子疼的。我俩从上周开始小范围熬制中药,先后调了四个药方,就在我们的职工中试药,效果比较好。于是我们大量采购中药材,买了大锅熬药。
聚焦“银龄族”重返职场
“银龄族”想重返职场,仍面临诸多阻力:相关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求职时容易遭受“年龄歧视”、能身体力行的合适工种少……“银龄族”再就业,如何少走弯路?
我国高压直流输电“变速箱”实现中国制造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采用国产有载分接开关的换流变压器在位于广州从化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溪洛渡直流工程从西换流站成功投入运行。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乡村奏响科技兴农“序曲”
巡检机器人“紧盯”草莓生长情况、传感器和AI识别系统密切配合自动分析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温度、光度、湿度……依托物联网和智能设备,草莓大棚“变身”“数字化工厂”。
赶制传统跑花灯迎元宵
河北省迁西县洒河桥镇的民间艺人们忙着赶制传统手工跑花灯,为元宵节演出做准备。迁西县传统跑花灯历史悠久,每逢元宵节期间当地民间艺人就会为村民演出,深受人们的欢迎。
穿越时空 赴一场北宋时期的上元灯节
猜灯谜、赏花灯,花车巡游……2月1日,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宽心小镇,一场以宋韵民俗为主题的特色民俗活动热闹上演,人们猜灯谜、赏花灯,看舞狮舞龙表演,
2023年春运有何新变化?如何保障出行?方案来了
《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
LNG新船订单激增 国内造船产业链火热
伴随着LNG运输市场高景气度,LNG船市场也逐步升温,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订单景气度已经超过集装箱船。
“逆向读研”的名校生“上岸”之后
对于这些“逆向考研”的名校生来说,虽有“上岸”后的喜悦,但也承受着不小的精神压力,有对自己本科阶段学习的不满和自责,也有多次考研失败后的沮丧和自我怀疑,还有“逆向”而行所带来的落差和非议。
租客使用自购电器触电身亡,房东被诉担责
从事豆腐加工生意的张某从房东刘某的农家小院里租赁了一楼房屋,并购买了机器设备,用于豆制品生产经营。
重庆推6类文化体育休闲活动“文化大餐” 文艺精品免费看
获得“文华奖”的川剧《江姐》,获得“荷花奖”的舞剧《杜甫》,获得“金菊奖”的《摇摆青春》等优秀作品,市民可免费在重庆日报客户端、华龙网、重庆有线电视等多个平台欣赏。
“建筑工程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程机械行业正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为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震 为加快建设
“这是非常前沿而重要的领域,需要做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要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一栋教学楼的实验室里
点亮信心 活力归来——重庆解放碑商圈复工复市见闻
沿十字金街漫步,街面人流涌动,车来车往。元旦前夕,随着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短暂沉寂的重庆解放碑商圈正逐步恢复往日繁华。
大都市里的乡村振兴——上海农村调研见闻
上海的农村地区正在通过鼓励年轻人回村创业经营民宿、建设现代化农业让土地产生更大价值、把第二和第三产业导入农村实现提质增效等方式,探索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
广西铁路部门开出5趟赴粤返岗务工专列
1月29日,广西铁路部门在桂林、恭城、三江、百色、兴义等地开行5趟赴粤务工专列,运送2700多名务工人员到广东返岗复工。
三件新事里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太行山区冬日走笔
“咱们小区7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200人,居家养老服务要跟上”“小区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丰富起来”……
青海省首个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公路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格尔木至老茫崖公路扩建工程主体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青海省首个采用特许经营“ROT”(改建-运营-移交)模式的公路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完工,即将投入运营。
过节生产两不误 留厂也要过好年
春节期间许多人在享受假期,还有许多人需要坚守岗位。日前,记者走访了苏州的一些制造类企业,不少企业由于订单旺盛,春节期间要持续生产。他们又是如何做到过节生产两不误的呢?
江西樟树:油菜花开春意浓
随着天气回暖,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官湖村的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色花海染尽乡野,吸引了众多游人和学生等前来观赏、写生,感受春日之美。
工程通水9年来之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启动大规模年度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输水源头——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泵站开机运行,抽取的长江水开始向北方输送,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2022—2023年度调水。这也是东线一期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第十个跨年度全线调水。
教育帮扶 共育桃李芬芳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是每一位乡村教育一线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新春走基层|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春节“不打烊”
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是山东省首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包含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等载体。产业园可为企业提供仓储、物流、进出口清关、跨境新零售、直播带货、电商孵化、供应链金融等跨境电商全链条服务。目前园区已吸引400余家企业入驻。
新型环保采暖方式在中国北方农村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和煤炭价格的起伏,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采用一种名为空气能热泵的设备采暖。
确保急重症患者救治——发热门诊现场直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发热门诊每天收治包括孕产妇和急重症发热患者200余名。未来一段时间,到院新冠患者数量仍会在高位运行,盛京医院采取合并医疗单元,集中其他科室医护人员支援急诊、发热门诊、阳性病房等措施,确保急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南昌特教学校里的足球队:以足球为“媒” 连接世界
球队由一群身患脑瘫或自闭症或智力障碍的特殊少年儿童组成,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了诸多荣誉。
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乙组)开幕
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消息,“全民健身棋牌普及与推广”2022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乙组)30日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开幕,超过300位棋手参加。
湖北农村公路总里程超26万公里 处处风景 欣欣向荣
获评2021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的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绿唐线公路沿线景致怡人,黑色的两车道沥青路面、黄白色的标线、驶过的各色车辆、整洁实用的候车亭,与金黄的银杏叶、骑行打卡的游客、售卖土特产的村民,构成了一幅路畅民乐、路美客来的美丽乡村幸福图景。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1月12日,数百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当日在北京揭晓,每一项科技进展都是我国2022年科技成果的优秀代表,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创新+绿色”推动我国海洋经济迈向“新蓝海”
在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中集集团展区,一种风光互补、渔光融合的海上立体开发方案引人注目。
江西南昌:完善无障碍设施 让城市更有温度
南昌市红谷滩区共建设无障碍设施252个,分布在区内各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农贸市场、政务大厅、宾馆饭店、医院等区域。
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挂帅·出征》《千帆竞发向前方》《风华》《绣河湟》《土地长歌》《火焰驹》《壮别》《白蛇传·情》《传承》《三打祝家庄》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通过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青年形象,表达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在奋斗中绽放梦想之花的时代精神。
天津宁河:冰雪项目助力农旅全季发展
以“冰雪世界”冬季项目为引领,四季乐园项目研究“春、夏、秋”三季主题活动,完善现有设施环境,在“林下、水边、田间”开拓更多项目,推动“四季乐园”全年“热力”不减。
连云港赣榆区:洒下产业“种” 新年再“拔节”
大力开展以商引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时下,江苏“北大门”赣榆的各个产业集群正在“拔节”生长。
王颖:做 “有情怀,会妙招,富乡亲”新时代返乡新农人
王颖探索“互联网+种植基地+深加工+实体店”模式,解决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终端销售的问题。经过几年发展,王颖创办的公司带动村里固定员工和大学生40多人直接就业,农忙时100多人间接就业。
留住匠魂 不让历史留下空白
摄影师陈伟凯用一台相机定格工匠之美,在他的镜头里不仅有对老手艺的情怀,也有对家乡的记忆和故土的情感。老陈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乡影、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