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民事直说”为民办实事
“民事直说委员会”,通过线下、线上两种渠道,收集村里、邻里、家里三类民意诉求,采取现场直办、干部领办、村镇联办、跟踪督办四种解决方法,形成了公开透明、简便易行的工作方法和体系,不仅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忧民愁
长三角地区招工“先人一步” 实现求才求职双向奔赴
每年春节后,都是劳务人员外出求职的“黄金期”。为保障春节后迅速复工复产,长三角地区开启了“上门招工”模式,把优质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为冲刺节后“开门红”做足人力储备。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将强强联合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正牵手融合。一个是连续数年占北京GDP比重超过8成的现代服务业,一个是正在迈向“高精尖”的先进制造业,二者“牵手”能否实现“1+1>2”的效果?
走进田间地头 两岸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子组成的实践支队,近日走进山东阳谷“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该支队由清华大学博士生、台湾青年陈柏翰担任队长。
内蒙古:“网聚”民心,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
2022年内蒙古运用互联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积极解决民生需求,“网聚”民心,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提升。
把“牛专家”送到养牛户身边——青海依托人才振兴牦牛产业
歇武镇牧业村海拔约4000米,草场大、路途远,养牦牛是一代代牧民的主要生计。“虽然养殖历史久,但生产力水平较低,凭经验养牛,对减畜增效、疫病防治等都办法不多。”这是宋仁德对歇武镇牧业村过去的印象。
江西:不负好春光 春耕备耕忙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正当时。当前,江西各地积极投入农业春耕备耕中,翻整田地,播种施肥……为新一年农业生产丰收打好基础,田间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
上海佘山天文台即将完成修缮向公众开放
上海佘山天文台兴建于1900年,于次年正式建成,是我国首座拥有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天文台,“镇台之宝”是当时亚洲最大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赋予“她”力量 给“她”更好未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由过去的9章61条扩大至10章86条,对妇女权益保障制度机制作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规定,赋予女性力量,让女性拥有更好的未来。
贵州:“列车书吧”吸引学生旅客打卡“充电”
Z150次列车经过湖南、湖北、北京等省市,沿途涉及高校近400所,是部分大学生开学季返校乘坐的首选车次。自2015年起,列车餐车在夜间不营业时免费为学生开放,提供图书借阅、免费茶饮等服务。
在历史书写中探寻精神力量
李舫散文集《大春秋》共收录文章23篇,每篇都以一首诗词开篇,围绕着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展开。23首经典诗词映现着千古名士的神韵风姿,连缀起从春秋战国到唐宋明清,及至现代和当下中国的宏阔历史。真切精微的叙事描摹、酣畅淋漓的写意抒情、条分缕析的思辨共情,铺展开一幅雄浑壮丽的历史文化图景。
“热”起来!看年货消费里的“人间烟火气”
春节前夕,人民网记者分赴浙江、湖北、辽宁、重庆等地,感受各地群众置办年货中的新年新气象。作为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东西南北、城里乡间,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街头渐渐人流畅旺。“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烟火气正在逐渐回归。
实现“双向”增长 辽宁中欧班列实现新年“开门红”
1月31日凌晨,满载货物的X8059次中欧班列从沈阳东站开出,驶往俄罗斯埃列克特罗乌格利站。这是今年以来辽宁开行的第29趟中欧班列。
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庆十三年一度“牯藏节” 苗族同
贵州黔东南,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庆祝十三年一度“牯藏节”,苗族同胞跳芦笙舞。
“快慢”节奏交织 姐妹花服务新老成昆铁路
姐姐韩佳值乘的是运行在新成昆铁路的“复兴号”动车组,今年是新成昆铁路迎来的首个春运。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后,大幅缩短了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的通行时间,为当地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捷。
湖北宜昌:春节假期三峡船闸保障742艘船舶安全过坝
2023年1月29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消息,春节假期,三峡船闸运行212闸次,通过船舶742艘次,货物通过量304.71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3.98% 、13.62% 、14.20%。三峡枢纽河段保持安全畅通稳定,确保关键通道发挥关键保障作用。
在孩子心田播撒美的种子(艺术赋能美好生活)
这是“春蚕游丝”艺术工坊第四期活动现场,意在让孩子们深度体验农耕文明中的“织”系统,感知大自然的艺术之美。
线上新职业,让就业选择更丰富
张万露是一名返乡创业的短视频博主,用镜头记录生活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枣园村的爷爷奶奶家里日常生活,吸引了200多万名粉丝,并通过直播带货让网友品尝“家的味道”。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需多点发力
《大国重工》《复兴之路》《大山里的青春》等。网络文学“提质”,要求网络作家胸怀“国之大者”,在全球视野、历史坐标下观察社会、洞察现实。
中国古树名木已是兴旺的“大家庭”
从“文物”“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的视角,将“古树名木”视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其具有的重要科学、生态、历史、文化、景观与经济价值。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 走进许慎故里 聆听《说文解字
文字是承载经典和知识的根本,前人通过文字把历史和文化留给后人,后人则可以通过文字的记载了解学习古人的历史文化。
那封三千年前写下的信,你收到了吗?
在你的一朝一夕中,你唇齿间吐出的音,笔下生花的字,以及敲击键盘后屏幕上“蹦蹦跳跳”出来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都与我有关。从你出生的那一天,我就在你的生命里。
寒夜里,他们在地下30米隧道守护回家路
冬日凌晨,地下30米的隧道里,工作人员趴在冰凉的轨枕上,认真检查每一米线路和每一个螺丝。“这几天降温,线路易出现伸缩变化,大家检查时一定要仔细。”陈阳阳手持轨道检查尺一边仔细测量钢轨水平数据,一边交代着检查重点。“虽然夜间工作很辛苦,但看到列车满载着旅客安全、正点到达目的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陕西临潼:景区持续升温 文旅融合促“冷资源”变“热经济
“寒冰倒挂、沐雪起舞,光影和火焰特效照亮夜空,演出场面非常宏大,气氛特别好。”来自湖南的游客李梓在观看完冬季版的冰火《长恨歌》说道,之前看过春夏版的《长恨歌》,冬季版更有新意,冰雪、火海的效果很震撼。
技术创新落田间 精准服务惠“三农”
依托“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项目,已累计派出师生超17万人次,深入乡村振兴一线。“课堂里,我们学习如何选苗、栽种、除草、防虫;毕业后,有老师一对一帮助。”近年来,安徽农大探索建立“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春运幕后繁忙的“机车工厂”
在繁忙春运的幕后,正是“机车工厂”检修人员的默默奉献,才确保了每台机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修,顺利投入春运旅客、货物运输。
江苏扬州:“水杉大道”两旁杉树叶橙绿交错 车辆穿行其间
江苏省扬州市,冬日时节,长春路上的“水杉大道”层林尽染,冬景如画,行驶的车辆和色彩斑斓的杉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冬日生态画卷。
这些可能是抑郁症苗头 家长如何早发现?
伴随着近些年的媒体关注、专家科普,对于抑郁症,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但是说到“青少年抑郁”,恐怕还有一些人不太理解:不愁吃不愁穿的孩子,也会抑郁吗?
中国旅行团在肯尼亚受到热烈欢迎
搭载40名中国游客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CZ633航班降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这是中国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后首批抵达肯尼亚的中国旅行团。
江苏东台:春迁候鸟抵达条子泥湿地
大批候鸟陆续抵达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成为春迁候鸟的“先头部队”,其中不乏黑嘴鸥、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
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举行苗族鼓藏节跳芦笙活动。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古老的芦笙场上,在传统芦笙的伴奏下,同跳芦笙舞,欢度“鼓藏节”。
今年运动装备有点“花”
可安装运动相机的头盔、色彩鲜艳的滑雪服、可以定制图案的滑雪板、暴晒过后快速修复的运动护肤品……个性化的运动时尚用具逐渐走入了消费者的视野,让运动不仅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同时也成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