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直播

新时代

时间:

正能量直播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时间

今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甜蜜“柿”业

村民将柿子去皮、揉捏、晾晒后,加工成手工柿饼,销往各地,增收致富。

新民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艺术家和本地乡贤,联手高校、社会志愿者创办“官舟学堂”,数年来坚持为留守儿童提供乡村美育服务,共创乡村各类型新民俗,村民们被耳目一新的文艺活动感召,更加积极地投身乡村公共事务。

艺术再现“飞夺泸定桥”壮举

“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影片,革命历史题材网络电影《勇士连》首播后,受到众多观众好评。

探寻晋侯鸟尊的“前世今生”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吗?它的尾巴为什么是个象鼻?它的主人是谁?它又是做什么用的?近日,“且听凤鸣——鸟尊的前世今生”

小雪至 农事忙

当日是小雪节气,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农作物种植、管护、采收等农事活动。

都市里的绿色智慧电厂正式投产

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50%左右。到2035年,低碳化、数字化的智慧能源生态系统基本形成,海南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

听非遗讲故事丨重庆酉阳:非遗让乡村更美丽

土家传统技艺表演者白明方就会站在乌篷船头,将一片刚采摘下来的树叶放在唇间——刹那间,画眉、布谷、夜莺鸣啼声起,千回百转,犹如置身于百鸟园。鸟鸣声刚刚停歇,一曲《木叶情歌》又悠然飘扬,一股浓浓的土家风情迎面扑来。

乌苏里江饶河段现流冰景观

在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饶河段水域进入封冻前的“流冰期”,落雪的江畔浅滩和江面上漂浮的形状各异的薄冰交相辉映,景色壮观。

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0月份,影像投影仪、平板电脑、5G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1.8%、25.6%、18.4%;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工业新动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4.7%、14.4%;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0.0%、96.2%、59.9%;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成果集中发布

武汉举行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集中发布了一系列“5G+工业互联网”阶段性成果与研究报告。大会还聚焦智能制造等4大领域,推介了7个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应用标杆案例。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35位获奖者领受荣誉

最终评选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7个门类的35篇(部)获奖作品。《红骆驼》《在阿吾斯奇》《国家温度》《江山如此多娇》《山海间》等作品勾勒出从时代英雄到平凡奋斗者的人物群像,集中展现了新时代文学勇于创新的艺术品格。

央数藏即将上线“福瑞东方”景德镇城市系列数字藏品

景德镇的陶瓷,是古往今来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之一。为助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创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由央视网孵化建立的数字藏品发售平台“央数藏”将分别于11月23日、24日、25日15:00上线三款

义乌制造占据世界杯周边商品70%份额

中国元素成为卡塔尔世界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浙江义乌,大量的世界杯周边商品从这里运往世界各地,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卡塔尔世界杯32强的旗帜,到大力神杯的摆件和抱枕,"义乌制造"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近 70%。

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传递到百姓身边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开幕。大会以“数融万物,智创未来”为主题,期间将举办20场分论坛和多场特色活动,涉及应用、技术、网络、平台、安全、产业等多个层面,同时举办“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展示最新发展成果。

贵州雷山:跳起芦笙舞 欢度“鼓藏节”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举行苗族鼓藏节跳芦笙活动。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古老的芦笙场上,在传统芦笙的伴奏下,同跳芦笙舞,欢度“鼓藏节”。

江苏句容:金丝皇菊金灿灿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种金丝皇菊,亩均收益在3万元左右,把金丝皇菊发展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特色产业。

江西永新:蔬菜产业助农增收

“科技兴农”战略,借助科技力量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北海:渔民出海获丰收“晒海味”

在当地海城区地角,渔民每天忙着给海味清洗、浸泡、晾晒等,晾晒的海味以章鱼、墨鱼居多。这些海味经过分拣装箱,一车车的发往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延安苹果红了

331万多亩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刚刚摘完,果农们又开始修枝剪叶、开沟施肥,为明年苹果丰收做准备;果树下,果农们谋产业发展、算收入账。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

热气腾腾的扁肉、酱香四溢的拌面、皮薄汁多的蒸饺……凭着一款款接地气的美食,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人走南闯北,叫响了小吃品牌,也做大了强农富民产业。